緬懷戴東原教授留言版

感謝大家以感念緬懷之心的留言,對於不適宜之留言,學會將予以刪除,敬請見諒。 我要留言
後輩林崧池  留言於 112/05/22 19:59
與載院長相處相當長久,每個星期五竹東礦區石油門診,省桃時受載副院區推薦至美國進修,因緣成熟。得以成婚。後半輩承戴教授 所 賜。感激不盡。不嫌我這甘囉卵後輩!
黃羿齊  留言於 112/05/22 17:19
銘記一代名醫——戴東原教授
作者:後輩學生黃羿齊
悲痛,哲人其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戴東原教授是我師大附中的大學長,但很少人知道,戴東原教授是我以前的主治醫師,也是我想當醫師的重要啟蒙者,戴東原教授是糖尿病權威,國內老人醫學奠基者,曾任桃園醫院副院長,後帶領臺大團隊創立成大醫院,歸建臺大,歷任臺大醫院副院長、臺大醫院院長,任內對臺大醫院多有建樹,積極發展臺大院內事務,使得臺大轉虧為盈;建設景福通道,如今每天數千人次行走,奠定未來臺大壯大、向外發展的基石,自臺大退休後,任名譽教授,然退而不休,而前幾年還有回來臺大兼課,同時創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醫學研究組,培訓老人醫學專科醫師,開我國先河,兩年後接任仁濟醫院總院長,時長十數年,仁濟醫院本為醫療救濟的醫院,設立在龍山寺旁邊,那裡是全臺北遊民最多的地方,然而戴東原教授仍然親自看診,每週兩次,面對社經地位完全不同的病患,戴東原教授盡力去調整自己的問診模式,但仍然堅持照顧病患,享壽84歲,從31歲開始看門診,直到離開我們,52年從未間斷,可惜現在的學生好像都不認識戴教授了。
我幾乎每天都會去查查戴東原醫師是不是還健在,也很高興每一天都沒什麼事,但看到教授日漸消瘦,也非常擔心,真的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那麼快,今天我被一個臺大醫科的學長告知戴東原教授昨天早晨離開了,非常震驚與難過,本來今天還要去教授門診探望他,我最後一次見到戴東原教授是在去年的9/5教授的門診,我還記得他耳提面命要我減肥,我到現在居然還沒做到,我羞愧難當。
我默默自許為戴東原教授的學生,雖然沒有當面告知教授這件事,希望教授不會嫌棄我,我曾經在今年三月跟今年四月(教授84高壽前一天)到臺大醫院探望戴東原教授,只是教授都請假,沒想到去年一面就是最後一面,我下週即將要面試臺大醫學系,戴東原教授的離世對我打擊非常大,我本來還很期待到時錄取時跟教授報告,還想跟教授學看診,沒想到天人永隔,師者如父,我非常難過,戴東原教授的專業精神與道德觀深深影響我,退而不休,時時刻刻為病人服務直到離開,若有機會當上醫師,我會努力繼承教授的精神。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文筆很亂抱歉
張蓓雯Joyce Chang  留言於 112/05/22 14:42
得到教授過世訊息非常感傷, 身為營養師的我戴教授是學生時期最崇拜在推廣糖尿病照護領導人物及偶像.從教授身上學到很多也因為教授讓我開啟對糖尿病照護的興趣與願意承擔這份長期任務. 從初入社會踏入營養界到藥界都在為病人照護而努力, 還記得在2020年糖尿病宣言教授諄諄喊話, 使命尚未成功還需大家為糖尿病病人照護及治療而繼續努力 , 在此留言板感念及緬懷教授.
吳晉祥  留言於 112/05/22 08:55
緬懷 戴教授之工作與生活的人生典範
林慶齡  留言於 112/05/20 09:38
7分之一的哲學:憶戴院長看診的典範

民國80年初期我初入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在台北國泰醫院當fellow的時候。那時戴院長每禮拜六下午還在百忙當中,撥冗到國泰醫院開一個門診,服務病患。以致當時國泰綜合醫院禮拜六下午的候診室,都坐滿了等候院長親自診療的病人。我當時除了跟隨我們國泰醫院龔信宗主任的門診學習之外,因著地利之便也有這個榮幸去跟戴院長學習看病的藝術。當年最深刻的印象是戴院長週末下午的門診雖然也都是滿號,侯診病人座無虛席。但是戴院長看病人是非常親切而且全面的。雖然幾乎百分之百的病人都是因為糖尿病求助於院長,戴院長總是語帶親切不慌不忙,跟每個病人閑話家常,而且一邊說著一邊也就會幫病人做身體的檢查,包括甲狀腺的觸診、足步的檢視、神經反射等等。感覺上院長的手應該是有魔法,病人在院長的雙手觸摸過之後,再長的等待也都化為滿足的笑容。雖然戴院長全神貫注忙於診視病人,但是偶爾還是會稍微轉頭,對在旁邊跟診的我示意,好像在提醒我「這是講給你聽的,記著了嗎?」。院長多年教學的功力,一切盡在不言中,就看學員是否心領神會了。這當中有一件令我一生都難忘從戴院長那兒看到的獨門絕活,就是當年口服糖尿病藥不像現在這麼的多樣化,Glybecolamide,也就是大家熟知的Euglucon,仍然是臨床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主流藥物。當時院長有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獨特的處方,就是一顆Euglucon加一顆ㄧ般的胃藥,請藥局合併磨粉,分成七份,讓病人每天服用7分之一的份量。院長當年的哲學是,Euglucon是一個很強很強的降血糖藥,很多病人只需要吃很低的劑量就可以達到不錯的血糖控制,又不至有低血糖的風險。但是因為市面上可用的藥錠劑量都是固定的,不可能要求病人自行分切成很低的劑量。因此院長才用這種權宜的方法,幫病患更精確的調整每日服用的劑量。我個人在日後的執業生涯,也試著學戴院長的哲學,依樣畫葫蘆用過幾次。可能是我缺乏院長的魔法,這樣的處方從我手上開出,對病人並沒有特別說服力。加上後來口服糖尿病藥物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選擇也越變越多,這絕技也就被遺忘在我日常的處方當中。證諸今日我輩等對於sulphonylurea類藥物的了解,不得不佩服當年院長的真知灼見,以及近似藝術的臨床處方法,更懷念戴院長在繁忙的門診當中,永遠氣定神閑,不慌不忙與病人閑話家常的典範。
林嘉鴻  留言於 112/05/20 00:22
戴院長ㄧ生為糖尿病奮力治療,為後輩永世楷模,當引為風範,傲骨精神,將繼續帶領我們繼續走下去!
杜思德  留言於 112/05/19 21:59
我是民國81年由彰基派到台大去接受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的次專科訓練,當時候的訓練窗口及老師是張天鈞教授,而我主要的工作也是著墨在內分泌科。糖尿病則是跟著林瑞祥教授參加讀書報告及門診還有住院病人的訓練。由於我在彰基是屬於苦幹實幹型,對於論文的及相關病歷寫作經驗較少,所以當時候那一年我的壓力非常大。每天都是戰戰兢兢。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想要去拜訪戴東原教授。跟他報告我今年來台大受訓,希望得到他的指導,那天我記得在他的研究室外面來回踱步了將近半個鐘頭, 就是不敢敲門,因為那時候的戴東原教授在我們這些小輩的心目中是糖尿病的巨擘!我非常擔心無法滿足他對我們糖尿病照護方面的要求。所以那一天最後我還是沒有鼓起勇氣敲門,但是有一次剛好碰到戴東原教授在查房,他非常親切的告訴我,那位病患的胰島素的使用方式及調整技巧!從那一次的接觸當中,我就體會到他教學的熱情!我也常常聽說他是靠糖吃飯。他也特別強調慢病的管理最重要就是預防跟控制。不要讓他發病。而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們未來在糖尿病的介入管理中得到非常好的啟發。也讓我在彰基擔任糖尿病科主任的時候從他過去的管理哲學、學到如何把科發揚光大。隨著後來我自己能夠擔任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衛教學會的理監事。和他接觸的機會也更多,也有機會和戴教授一起合作骨質疏鬆相關的臨床研究?那時候他就以老杜來稱呼我。我們也在幾次出國開會的聚會中透過他幽默的言詞,讓我們去體會政治和學術的交流及如何在國際間突出台灣學術研究的因應之道!而每次吃飯中我和陳榮福醫師也成為戴媽媽餐盤中食物的消耗者。我還記得幾年前我們過去合作的骨鬆研究當中,戴教授還孜孜不倦把它寫成論文發表。當時他已經80歲了,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持續堅持著執教、問診和著述!另外一句話也讓我改變了我在糖尿病管理的想法!他說:理論、政策講的太多,必須要實踐,才能接地氣的把糖尿病衛教、情境模擬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啟發教育。過去的戴教授每日活力充盈,只要有學術研討會一定全程參加、坐在第一排聽講發言、提出問題,在這個講求速效,不問積累的年代,相信我們正見證一個「選擇走一條人煙稀少小徑」的行醫典範。
林時逸  留言於 112/05/19 18:53
民國102年,有機會進入糖尿病學會擔任秘書長工作,陸陸續續有許多機會接觸到戴東原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是,理監事會議如遇到大家意見紛歧時,戴院長總是能點出其中迷津或是重點方向,讓大家能有最佳的決定出來。另外戴院長特別重視糖尿病友的照顧服務,每年世界糖尿病日點燈活動,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與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三個學會總是共同拜訪點燈縣市的衛生單位,而戴院長也總是親自出席。每年糖尿病年會戴教授在主持臺上的風姿與穿梭於會場間的背影,一直深植腦海。戴教授雖已仙逝,上述許多點滴等等,長存心中。 哲人日已遠典行在夙昔。永遠緬懷台灣糖尿病研究與照護的國際大師----戴東原院長(教授)

林時逸
李燕晉  留言於 112/05/19 11:41
敬愛的戴教授:

驚聞您辭世, 深感哀痛. 謹致最高敬意和悼輓.
您永遠是我們的明燈, 隨時指引我們航向正確的方向.
願老天保佑 師母和您的家人平安.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學生 燕晉敬輓
蔡政麟  留言於 112/05/19 10:29
專業的教授、宏觀的領導者、親切的長輩, 萬分感恩和懷念!!
第一頁 < 1 2 3 4 5 > 到最後 ,前往第

感謝大家以感念緬懷之心的留言,對於不適宜之留言,學會將予以刪除,敬請見諒。
留言區
* 您的大名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