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ocrine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會史及理事長的話

早在學會未成立之初,台北幾個醫學中心的內分泌新陳代謝專家們即已有定期聚會,就有關研究成果及特殊病例方面加以討論的共識,到了民國68年在三總朱炳圻院長、黃漢文主任、榮總金鏗年主任、台大蔡詩顯教授及本人的倡議中,體認到由於學界的快速進步及人才的大量增加,若非集思廣益地成立專業性學會,則不足以應付爾後日新月異的科學進展。

故在上述各位先進的戮力籌畫及三總李林定醫師的協助下,經過好幾次的籌備會議,終於民國69年2月24日經向內政部申請奉准於該年成立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會成立之初,即邀得國際著名學者Prof. Ingbar, Prof. Volpe, Prof. DeGroot, Prof. Pinchera, Prof. Nicoloff, Prof. Medeiros-Neto及Prof. Nagataki等共同參與盛會,與國內專研內分泌之專家做了一次充分的交流。本會此後即循此模式,例行性地於每年三月召開一次年會,另每季則分別於全省各地舉行地方性會議,加強各地會員的學問交流,另外為了讓有能者能多多為學會奉獻其才智,理監事則定三年改選一次;民國69年承蒙各位會員之厚愛,本人忝任第一屆至第三屆之理事長,期間雖然不畏艱辛,憚智竭慮,期能在會務的推動上,在會議的周嚴性及兼顧臨床與基礎的研究上有所寸進,終究覺得理想雖高,終是難臻完善,本人卸任後第四、五屆理事長之重任則委由榮總金鏗年理事長接任,金理事長亦是夙夜匪懈,於會務之推展不遺餘力,在當時任秘書長的林宏達教授同策同力下,使會會務更形欣欣向榮。

第六屆理事長張天鈞教授,他的腦筋靈活,思路清晰,本會許多極具創意的規章皆出自他的手筆,至此回顧二十四年來本會已至弱冠之年,尤於諸位理監事、先進及會員同仁之努力,本會之學術水準實可說已臻世界一流之境界。爾來在第七屆理事長林宏達教授的銳力經營下,復更爭取到亞太內分泌及甲狀腺學會即將於台北舉行。此一盛會不惟是本會的光榮,更加證明了本會的努力為世人所肯定。 撫今追昔,每思念及本會草創之艱辛,若不是經由各位前輩、會員同仁的努力,何足以臻此。當然本會絕不以目前之成就自地設限,期能在各位會員的同心協力下,再創更輝煌的成就。

陳芳武

第八屆及第九屆理事長由林口長庚林仁德教授屆接任,即於民國91年9月20至24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辦了由第七屆林宏達理事長爭取到的第十二屆亞洲大洋洲內分泌會議(12th AOCE, 2012),並於民國93年代領會員參加在伊朗舉辦之第十三屆亞洲大洋洲內分泌會議(13th AOCE, 2014)及於民國95年在香港舉辦之第四屆國際華夏內分泌大會(4th IHCE, 2006)。第十屆及第十一屆理事長由台大醫院張慶忠教授接任,於民國97年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辦了第五屆國際華夏內分泌大會(5th IHCE, 2008);並於民國99年帶領會員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國際華夏內分泌大會(6th IHCE, 2010)及民國101年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第七屆國際華夏內分泌大會(7th IHCE, 2012)。

另外為了讓有能者能在學會上服務,理監事則定三年改選一次;民國102年承蒙各位會員之厚愛,本人忝任第十二屆之理事長,在民國102為響應國際甲狀腺聯盟(International Thyroid Federation, ITF)所推行之5月25日世界甲狀腺日,舉辦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及碘缺乏公益講座;並於同年8月帶領會員參加於西安舉辦八屆世界華夏內分泌大會(8th IHCE, 2013)。於民國103年3月會員大會中,與糖尿病學會共同通過了申請登記社會法人。

振聲接此重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期許在任內,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時的學習護照,以及所有教學醫師們需重新再教育,因此擬定邀請國外及國內有關內分泌之學者專家共聚一堂討論有關內分泌學之最新之發展。

葉振聲

民國105年3月本人接任第十三屆理事長,5月舉辦了世界甲狀腺日民眾衛教活動,7月及10月分別於新竹台大分院及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內分泌病例討論會,12月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副甲狀腺及骨質疏鬆」繼續教育講座。

民國106年3月年會邀請美國William F. Young教授及台大張天鈞教授於大會專題演講,同時延續前任葉理事長任內規劃的中韓學術交流,5月於台大醫學院舉辦專科醫師訓練營,7月在雲林台大分院舉辦內分泌病例討論會併虎尾知性之旅,9月在高雄義大醫院舉行秋季研討會,12月規劃「生長與發育」繼續教育講座。

民國107年3月於年會時邀請義大利 Rossella Elisei教授及林口長庚林仁德教授擔任專題演講,並與韓國內分泌學會會長Kim Dongsun教授簽訂兩會學術交流備忘錄,5月至7月分別於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台東舉辦世界甲狀腺日活動,9月內分泌病例討論會在桃園敏盛醫院舉辦,12月繼續教育以「甲狀腺癌診斷分類與應用」為主題。

民國108年3月年會邀請美國Dolores Shoback 教授、Hossein Gharib教授、台北榮總林宏達教授於大會專題演講,韓國新任內分泌學會會長Eun Jig Lee教授及Young-Kee Shong教授也蒞會擔任演講或主持。

計本屆任內出版了兩本刊物,107年出版「甲狀腺結節及分化型癌臨床手冊」,108年出版「妊娠與產後甲狀腺疾病臨床診治手冊」。與國內其他學會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105年、106年分別於台灣醫學會年會舉辦「從碘營養到臨床處置」、「甲狀腺臨床實務」繼續教育;105年至107年分別於內科醫學會年會舉辦「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腦下垂體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代謝性骨病變之診斷與治療」、「內分泌急症:由臨床實例中學習」、「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繼續教育;與核醫學學會及內分泌外科醫學會共同擬訂台灣甲狀腺腫瘤診治共識;與病理學會共同舉辦台灣醫學週的「多專科甲狀腺腫瘤討論會」;與臺灣腦下垂體學會、台灣皮質醛酮症學會、周產期醫學會共同舉辦或擬訂教育演講計劃。本屆對於學會章程之下的執行細則亦多所著墨,包括專科醫師甄審及醫院評鑑、學習護照、工作人員管理規範等皆有修訂。

本屆也擴大與其他國際學會的交流,106年3月率團至韓國釜山參加第12屆亞大甲狀腺學會 (AOTA),106年11月參加在緬甸仰光舉行的第19屆東協聯盟內分泌大會 (AFES),107年8月組團參加在杭州舉行的兩岸三地第10屆華夏內分泌大會,107年9月至印尼日惹參加第16屆的亞大內分泌大會 (AOCE),107年12月派員至南非開普頓與會第18屆的世界內分泌大會 (ICE)。

本屆任內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置產,已於107年底購置學會永久會址,108年1月正式啟用新的辦公室,其座落於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50號17樓之11,內分泌學會秘書處將會在此繼續服務會員。

感謝本屆理監事的支持與指導、劉鳳炫秘書長及蘇登煌、邱偉益、吳婉禎三位副秘書長與黃璿如、蘇心榆兩位秘書的協助,本屆任務即將圓滿完成。我們盡心辦理學術活動,也希望打造會員全體交流的平台。感謝會員們積極參予學會舉辦的年會、秋季會、繼續教育、個案討論等各項活動,更感謝台灣北中南各地會員主動舉辦的定期月會,豐富了會員們的交流分享。

民國109年本會將慶祝成立40週年,學會需要持續進步,期待所有會員共同愛護,一起努力打造屬於會員全體,溫馨、團結、合作的學會。

第十三屆理事長 曾芬郁

民國108年4月本人續任第十四屆理事長。 5、6月分別在台大、台大雲林分院、奇美舉辦世界甲狀腺日民眾衛教活動。6月在台大醫學院舉辦 fellow camp。7月於中國附醫舉辦內分泌病例討論會。8月舉辦Post ECE。9月29日在嘉義長庚舉辦秋季會,我們改變過往秋季會週六下午學術、週日上午旅遊的安排,於週日舉行秋季會,將學術活動延長為1.5個半天,並安排南故宮的知性之旅,學術及知性輕旅遊的安排,深獲會員好評。12月於中山醫大舉辦 RFA training course、12月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繼續教育講座。

民國109年內分泌學會暨糖尿病學會的年會由本學會承辦,適逢兩會40週年,我們很早就開始籌備,但因為COVID疫情,2月的理監事會決議將原訂於3月舉辦的年會延期,原本計畫於5月、7月舉辦的甲狀腺日民眾衛教、內分泌個案討論會等也都無法舉辦。在持續籌備年會活動的同時,我們積極的改進學會網站、規劃視訊會議、創建線上學習平台。幸喜國內疫情管控得宜,內分泌學會及糖尿病學會40週年大會於9月5、6日在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我們邀請鍾邦柱院士擔任plenary lecture,蔡克嵩教授擔任plenary lecture及meet professor 演講,也邀請新加坡Vivien Lim (2022 ISE/AOCE/AFES大會會長)、日本Takashi Akamizu (AOTA會長)、韓國Eun Jig Lee (韓國內分泌學會會長)擔任40週年特別演講的嘉賓。除了豐富的學術活動,我們以張天鈞教授的畫製作領帶及絲巾紀念品、發表了學會會歌、創製可愛的內分泌器官圖周邊產品、舉辦衛教競賽並將各醫院的衛教教材融入內分泌衛教歌及製作2021年桌曆。9月5日的晚宴由會員報名表演節目,感謝許多會員熱烈參與,節目內容精彩,內分泌理監事及秘書處的勁歌熱舞更將溫馨團結的氣氛帶向高峰。10月、11月我們分別在高雄、台北舉辦post-ECE。11月我們獲頒全國性公益團體績優銀質獎。12月的冬季會在中山醫大舉行。12月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腦垂體」繼續教育。

民國110年年會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我們邀請萬友亮教授、王逢興教授擔任 Plenary lecture,王鵬惠教授及陳沛隆教授擔任meet professor專題演講。因為COVID 疫情嚴峻,甲狀腺日民眾衛教以及內分泌個案討論會取消、RFA training course 延期。原來安排在5月份舉行的Fellow camp/VS camp課程改於6月開放於線上學習平台。7月、8月分別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辦「神經內分泌腫瘤」及「腦垂體」繼續教育。9月開放 RFA on line 課程。9月26日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辦秋季會。10月在台大醫學院舉辦 RFA實作課程。11月舉辦Post-ECE。12月以視訊方式舉辦「腎上腺」繼續教育。

111年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內分泌學會暨糖尿病學會年會及會員大會。邀請王佩文教授、闕士傑教授擔任Plenary lecture、顏若芳教授擔任meet professor 專題演講。包括RFA實作課程、與韓國內分泌學會的joint symposium等,學術節目豐富精彩。

本屆任內出版了五本刊物,109年出版「副甲狀腺新知專刊」,110年出版「腦垂體」、「腎上腺疾病新知」,111年出版「生長與發育」、「臨床內分泌新陳代謝名詞專刊」。與國內其他學會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109年於台灣醫學會年會舉辦「內分泌急症的診斷與治療」繼續教育;108年至110年分別於內科醫學會年會舉辦「亞臨床性內分泌疾病」、「藥物引發之內分泌疾病」、「住院病人常見內分泌疾病」、「內分泌與營養」、「新冠病毒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雄性素治療」等繼續教育;與頭頸腫瘤學會、核醫學會、內分泌外科學會共同出版「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於放射性碘難治分化型甲狀腺癌」專刊;與核醫學會及內分泌外科學會共同擬訂「甲狀腺腫瘤:台灣診療實務與經驗」專刊;與腦下垂體學會、皮質醛酮症學會、內分泌外科學會、核醫學會、病理學會共同舉辦教育課程。

本屆對於學會行政相關業務亦多有更新及改進。109年通過理、監事名額由11名、3名擴增為15名、5名,110年通過甲狀腺消融術醫師認證辦法。我們也改善學會網站、修訂學術課程學分申請及認證辦法、設立學會學習平台網站,讓所有的學術安排更多元、更彈性。學會成立40年來的各項學術會議手冊,除了少數幾本外,都已電子化並公告於學會網站。我們加強專科醫師訓練學員學習護照的審查、了解各醫院訓練學員的甲狀腺超音波及細針穿刺學習狀況、也在學會網站上公告內分泌疾病病人面對COVID或疫苗注射應注意的事項。因為疫情,這兩年我們與其他國際學會無法有實體的交流。但本人仍獲邀擔任韓國SICEM會議的主持,也推薦國內學者擔任SICEM及2022 ISE/AOCE/AFES等國際會議的演講者。經理監事會決議及推薦,個人擔任亞太甲狀腺學會(AOTA) 2022-2025的council member,劉鳳炫理事獲選擔任國際內分泌學會(ISE)的Early Career Working Group委員。ISE、亞太內分泌學會聯盟(FESAO)、AOTA的會議,我們都代表學會積極地參與。理監事會通過向ISE爭取主辦2024年國際內分泌大會(ICE),111年2月遞送意願書,已進入初選,等待ISE進一步的通知及決定中。

本屆購入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50號17樓之10、12、14為永久會址,於110年10月裝修完畢遷入,新的會址除了秘書處辦公外,可以作為30人以內的會議或視訊場地,將繼續為會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感謝本屆蔡克嵩理事、王佩文理事、王治元理事、陳涵栩理事、施翔蓉理事、劉鳳炫理事、陳思達理事、簡銘男理事、李亭儀理事、歐弘毅理事、張慶忠堅事、林宏達監事、林怡君監事的支持;吳婉禎秘書長及蘇登煌、邱偉益、林志弘、陳思綺、王舒儀、周振凱六位副秘書長與黃璿如、蘇心榆、朱怡臻三位秘書的協助,以及法律顧問吳振吉教授的指導,本屆任務圓滿完成。謹向在本屆任期內仙逝的林仁德監事及張鈞鎧副秘書長致敬。所有的理監事及秘書處同仁盡心辦理學術活動,也打造會員全體交流的平台。感謝會員們積極參與學會舉辦的各項學術活動,也感謝台灣各區會員主動舉辦的定期月會,豐富了會員們的交流分享。

民國111年本人將卸下第13、14屆總計六年的理事長重任。謹此感謝所有會員的支持。學會需要持續進步,期待所有會員共同愛護,一起努力打造屬於會員全體,溫馨、團結、合作的學會。

敬祝 各位會員健康如意。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 溫馨團結、前瞻發展,永光輝!

第十四屆理事長 曾芬郁

民國111年3月26日 鳳炫在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第十五屆第一次理監事會,從曾芬郁前理事長手上接下理事長之職務,雖是誠惶誠恐也是畢生莫大的榮幸與挑戰,在給會員的一封信及接受「醫藥新聞週刊」的專訪,期許未來能將學會的發展帶到更高的境界,希望新的會期更能拓展學員的視野,廣納會員的參與,增進與國際的互動,並能鞏固專業、創新包容、有守亦有為,能帶領秘書處的全體成員一起為推動會務而努力。

回顧這三年,因為個人也同時兼任IS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的 Early Career Working Group成員,因此分別舉辦了3場生涯規劃的活動,111年9月18日於台大醫學院舉辦第一場「生涯規劃三兩事」,從基層到醫中由李洮俊院長、黃峻偉副秘跟王治元教授先開講,接著112年秋季會由斜槓人生擔綱演出,113年年會由Mentor王佩文老師與蔡克嵩老師語重心長的心靈雞湯開導,完成最後收尾,話題的吸睛及層面的涵蓋都吸引會員的目光;學會也首次成立年輕醫師工作小組完成多項任務,包括四月腦垂腺關懷月及五月世界甲狀腺日與「照護線上」合作推出系列文章,並安排這些年輕醫師於內科醫學會年會及學會教學課程擔任主講,讓他/她們有更多的舞台能夠表現;我們也讓四大委員會的角色除在過去以編撰指引外,更突出於節目內容的多元創新並與時事接軌,感謝各主委的支持與副秘的協助,這三年每年都安排有甲狀腺委員會 (施翔蓉主委/林冠宇副秘)、腎上腺委員會 (陳思達主委/姜和均副秘)、腦垂體委員會 (陳涵栩主委/李宇璇副秘)、骨代謝症委員會 (蔡克嵩主委/陳思綺副秘)等共15場的課程,活動也遍及北中南各地,以實體或兼線上或純線上包羅萬象。當然這三年秘書處籌備的3月年會更是經歷無數次的會報,絞盡腦汁才出爐的Symposium節目衝堂也讓大家在會場內疲於奔命,每一場叫好又叫座的佳評,也是要感激所有一封信、一通電話就接受我們邀請的講師們,以及所有擔任主持引言導論的理監事委員們。

這三年邀請外賓來台,計有112年3月年會邀請美國Susan Mandel及韓國Wan Bae Kim擔任PL講座;113年3月年會邀請美國Anand Vaidya及日本Yutaka Takahashi擔任PL講座,同時與韓國內分泌學會KES的交流由會長Yoon-Sok Chung率領來台;114年3月年會則首次與日本內分泌學會JES、澳洲內分泌學會ESA及新加坡內分泌學會EMSS交流,日本由Hiroshi Arima會長帶領討論腦垂體並演講MTP,澳洲由Ann McCormack會長帶領Jun Yang教授與TAS交流並擔任PL講座,新加坡則由Vivien Lim會長前來主持台韓星骨鬆交流,本次年會另一位PL則邀請美國Joy Wu擔任講座,與KES交流持續由新任會長Eun Gyoung Hong帶領Daham Kim討論甲狀腺及前任會長Soon Jib Yoo主持台日韓的腦垂體交流。至於秋季會的外賓則為112年9月在嘉義長庚醫院邀請韓國Sihoon Lee以及113年10月邀請新加坡Vivien Lim來台中中山醫學大學擔任PL。112年更於11月特別召開亞太甲狀腺癌研討會,邀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專家齊聚一堂,兩天的活動同時舉辦甲狀腺消融訓練課程;113年11月也繼續舉辦甲狀腺消融大師課程邀請韓國、菲律賓講師與台灣專家交流及開立手作訓練班。對於甲狀腺消融,由於秘書處的積極投入,也在學會裡開闢出另一道顯學,本屆編輯的「甲狀腺介入治療新知」也於112年秋季會出刊,由12位經學會消融認證的內分泌醫師集結文章成書。

涉外國際事務,我們學會111年8月25日於新加坡舉行的線上第20屆ICE及第18屆AOCE會議時順利取得2026 AOCE的主辦權,這三年來也發刊電子報與各會員國交流,成立各子委員會按照時間表操課準備大會中。秘書處代表學會也出國進行交流數次,分別於112年10月與陳維健秘書長及陳瑜忻、林冠宇副秘書長至韓國SICEM交流並設攤宣傳AOCE,本人與陳秘書長也於大會演講交流;113年3月至杜拜參加第21屆ICE並主持會議,4月帶領郭錦松監事與呂金盈醫師至韓國參加SICEM,5月與曾芬郁常務監事兼AOTA代表至印尼峇里島參加AOTA會議,陳維健秘書長及陳瑜忻、陳思綺副秘書長亦於會場設攤宣傳2026 AOCE。同時我們學會與ISE近年互動良好,113年11月提名王治元常務理事獲當選為ISE Board Member,提名陳涵栩常務理事及施翔蓉理事亦獲當選為ISE Education Working Group Member,未來更有機會在ISE的例行會員國大會中發聲增加我們的國際能見度。而美國內分泌學會ES新成立的GELC (Global Endocrine Leadership Coalition)與多國的互動,我們也從113年起跟他們信件來往,在經過理監事聯席會討論通過後於114年2月線上簽署備忘錄,除了更增加與全球內分泌學會的交流外,也讓年輕受訓學員有參加在美國舉行ES年會的機會。

與國內其他學會的交流,111年6月因腦下垂體腫瘤的病理分類列入神經內分泌瘤考量,開啟了我們學會與病理學會、腦下垂體學會三邊的討論與互動;111年10月協辦精準環境醫學國際研討會探討環境荷爾蒙與健康;112年10月也與骨質疏鬆症學會合辦亞太骨鬆會議joint symposium;我們與台灣皮質醛酮症學會、台灣細胞學會、核醫學學會、內分泌外科醫學會都來往密切,經常性地舉辦雙邊的聯合討論會。這三年的12月繼續教育課程也有別於以往的題目,111年與周產期醫學會和糖尿病衛教學會合辦懷孕期間的血糖異常與甲狀腺異常研討會;112年結合婦產科、泌尿外科、兒科探討性腺荷爾蒙;113年與台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合辦粒線體醫學研究。與各學會的良好互動增進跨專科之間的聯繫,不管主動出擊拋出議題、或討論磨合出共識,所激盪出來的對話與交流,不啻為增廣會員們視野與見聞的方法。

最後感謝,第十五屆所有理監事委員師長們,由於您們的高瞻遠矚擘畫出學會的道路,無私地奉獻您們的專業及經驗,引導我們並給予秘書處無比的信任,放心地讓我們能為所欲為放手一博,挑戰每個人最大的極限;也感謝秘書黃璿如小姐、蘇心榆小姐對會務的熟稔,讓我們行事規律三年27次工作會報,且無後顧之憂地發揮所長。更感謝我的團隊,合作無間打下了一場美好的仗,所曾播下的種子就看後輩醫師們的接力接棒,秉持著尊師重道、薪火相傳、務實前瞻的信念,繼續打造一個屬於全體會員溫馨、團結、合作的學會。

第十五屆理事長 劉鳳炫謹誌